雷射設備常見問題解答
有關雷射切割、雕刻、焊接與清洗設備的常見疑問,這裡提供您快速解答與選購指南。
每種焊接技術都有其專長場景。如果您遇到較高的精度要求、材料變形、效率瓶頸或是希望導入自動化,雷射焊接是一種值得評估的升級選項。
Q:雷射焊接適合哪些材料與應用場景?
從薄如0.3mm的不鏽鋼板到難纏的鋁銅異材接合,雷射焊接幾乎涵蓋所有金屬類型與組合形式。常見加工材料包括碳鋼、不鏽鋼、鋁、銅、鈦合金與各類複合異種金屬。
相較於電弧焊在處理高導熱或高反光材料(如鋁、銅)時容易出現燒穿、氣孔與翹曲問題,雷射憑藉其高能量密度與極小熱影響區(HAZ),不僅能精準控制熔池,還能大幅減少變形與二次加工,特別適合要求焊縫美觀與尺寸精度的應用。
以下場景最能發揮雷射焊接的優勢:
-
高導熱材料(如鋁、銅)焊接:
傳統焊接易因熱散快而焊不穿或燒穿,雷射則能瞬間穿透、穩定熔合,適用於鋁框結構、電池端子、導熱板等需求。 -
高精度組件(如感測模組、醫療零件):
雷射熱輸入集中,幾乎不會擴散至週邊,適合處理尺寸容差小、需保持功能精度的組件,如探針腳位、密封蓋板等。 -
超薄金屬板材(0.5mm 以下):
如廚具洗槽、筆電外殼、眼鏡鏡架等,焊後幾乎免打磨,外觀光滑,零變形,是傳統焊接難以企及的境界。 -
異種金屬與複材結合(如鋁-銅、不銹鋼-碳鋼等):
雷射具精密控溫與能量分佈優勢,可大幅降低焊接裂縫與金相不相容風險,提升結構強度與穩定性。
無論是電子產品的微焊點、車用結構的強固件,還是高階家電的美觀焊縫,雷射焊接都能提供前所未有的品質穩定性與加工效率。
雷射焊接可以用在戶外嗎?操作安全嗎?
手持式雷射焊接設備設計輕便,具備防護設計與穩定電源模組,適合短期工地、現場維修等應用,並可搭配護目鏡與風罩等安全輔具。

雷射焊接屬於高能量密度、瞬間加熱的非接觸式工法,能在極短時間內完成熔合,啟停即時、熱耗集中,整體能效表現優於傳統TIG或MIG焊接。由於雷射特別適合連續性、自動化生產線,在同樣加工產能下,所需電力更少,散熱損失也相對較低,碳排與耗能比皆具明顯優勢。
實際耗能仍會依下列因素而有所差異:
- 工件厚度(薄板耗能遠低於厚板)
- 材料性質(鋁與銅因導熱快,所需能量較高)
- 製程參數設定(雷射功率、送絲速度、焊接速度等)
整體而言,在追求能耗效率、減碳排放與生產節拍的製造環境中,雷射焊接是一種更永續、更具競爭力的選擇。
Q:傳統焊接和雷射焊接,該怎麼選?傳統焊接有哪些仍然值得保留的應用場景?
MIG、TIG、Stick等工法在大型框架、厚板或戶外維修上仍具備穩定、成熟與彈性優勢。選用建議應依工件特性與產線條件綜合考量。
像我們合作的一家大型鋼構廠,仍主力使用 MIG 進行厚板與結構焊接,雷射反而只在精密元件處理上補位。
選擇工法,沒有誰淘汰誰,重點是對應場景與效益。

Q:雷射焊接系統的保養是否較複雜?
現行設備多為模組化設計,日常保養以光學鏡組、冷卻系統為主,維護流程趨向簡化,相較於其他高功率焊機並無明顯複雜。
初次聽到雷射,很多人會怕它維修難。但其實現在大多雷射焊接設備都模組化設計,像更換鏡片、水機換水等,這些都是 5~10 分鐘內可以完成的小動作。
Q:中小型工廠也能導入雷射自動化系統嗎?
是的,從手持式機種、四軸平台機到整合式機械手臂皆有對應配置,亦可逐步升級,彈性高。耀鋐亦提供初階顧問協助與客製配置。
Q:導入雷射焊接的總成本會很高嗎?
成本取決於應用需求、系統規模與配套自動化(客製化)程度相關,但雷射於減少重工、提高良率、降低耗材上具長期效益。
這件事,不能只看機台價格。我們協助過的許多企業在導入雷射半年後,省下的不良率修復費、人工工時與能耗,早就回本了。
Q:雷射焊接是否更符合 ESG 永續指標?
是的,相比傳統焊接碳排量減少超過 90%、加工過程無濃煙飛濺,有助強化企業環保表現,已被應用於追求低碳製程的企業中。
Q:企業導入雷射技術是否能強化ESG表現?
是的,雷射技術具備明確量化指標:碳排降幅、每件加工能耗、單位良率變動、作業事故數下降等,皆可量化列入 ESG 或 ISO 14064 管理報告中,利於永續轉型。
讓你的設備投資不只為產能,也為形象與採購加分。
Q:TIG、MIG、雷射焊接有什麼差別?哪個適合我?
須依據工件材質、形狀、精度、產量等條件選擇。雷射在精密加工與自動化上具優勢。
最簡單說法:若你做的是結構件與厚材,可用 MIG;若講求焊縫質感與穩定性,用 TIG;如果重視「精度、效率、減碳」,那就考慮雷射。
Q:雷射焊接可以取代傳統電焊嗎?
我們的建議一直是:不是取代,是「補位」或「升級」。
雷射適合精細部位、自動化段落;結構補強或戶外作業還是電焊強一點。
Q:哪一種焊接方式最環保、碳排最低?
就目前數據來看,雷射大勝。每噸金屬碳排約 2kg,氬焊則在 20kg 左右。但實務上還是要搭配除塵、氣體控制等系統才算完整。